428 开心谋发展 3-《海上长城》
第(2/3)页
交通运输,有驮马制,半驮马制的山地团丛林团,也有纯机械化的野战团。全军现在配备的汽车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美制的吉普车,另一种是美制的道奇三吨半卡车。尤其是美制吉普,这种售价不到四百美金的玩意,实在是坚固耐用,竟然能拖拽一门三英寸步兵炮任意往来,实在是太适合配属部队了。
总之海抗军现在的陆军装备,已经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,甚至可以说,海抗军陆军目前的装备,十年之内和美苏两国相比都不算落后。但战斗力能否达到第一,需要连续不断的刻苦训练。
英国现在也有求于海唐国的,虽然还死撑面子,但是对于海唐国的军购请求却是不敢胡乱推诿。因此海唐国轻松得到英国许多对舰炸弹,其中一千磅,一千五百磅,两千磅的炸弹合计近千枚。而英国的杰作之一“高脚杯”炸弹,海抗军也买到了十二枚。
这种“高脚杯”炸弹重5.5吨,长6.7米。别的不说,对付钢筋混凝土工事或者战列舰简直是小菜一碟。
这些炸弹,海抗军现在都不能造。不过总计储备的对舰炸弹足足一千五百多枚,李广估计,这些炸弹足够海抗军用到二战结束。
兵精粮足啊。李广很满意。
海唐国现在所要做得,除了计划中的几场战役,只是低头发展,静静地等日本和德国的失败,到时候下山摘桃子即可,额是出海摘桃子。
完美战略。佩服啊。某人得意洋洋,在佩服自己。
如此有利的局面,李广如何不开心。如此美妙的前景,袁总理自然也是踌躇满志,因此投资教育,投资工业也不觉的冒进了。
所谓一顺百顺。海唐国最近各项事业发展顺利。军工事业在四月份再次有了新项目。
这个新项目,说是新的,其实早就开始筹划。在李广到了这个时代的几年时间里,一直都没有听说过战场上有直升机。
难道直升机比战斗机,轰炸机的技术难度高很多吗?
李广不懂,他一次也没有乘坐过直升机的。但是想想二十一世纪的新闻,某地农民造了一架直升机。李广判断,科技树的生长有偶然性,不一定是技术含量高的后面世,有可能出现技术含量稍低的后出现,直升机应该就是其中之一。
因此,李广早在四零年就组织了一个直升机研发小组。李广虽然手绘了直升机的外部形状,但是直升机研究小组却迟迟不能有突破性进展。一个最为关键的机构拦住了研发的进程。
最近,这个直升机研发小组有了突破性进展。原因很简单,美国有一款直升机被军方采购,但是实际上军方根本不重视,海唐国轻而易举的就购买了十二架。
一种新装备刚刚出现。经常会有这样的状况。美军不重视直升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,美军列装的这款直升机功率小,仅仅能搭载一个驾驶员和一名乘员,因此美军是把这款直升机当作救援伤员使用的。而且,直到四三年,这款直升机还是处于摸索状态,美军大多数军官干脆不知道有这么一款飞机。
但是,这款直升机给了海唐国的研发小组极大的借鉴,拦路虎被解决。研发立刻就进入了快车道。得益于李广的“见识”,海唐国的直升机动力直接就采用了一款战机使用的行星活塞发动机。太先进的发动机,美国根本不卖,这款发动机其实就是tbd鱼雷机引擎,李广虽然不算很满意,但是高达八百五十匹马力的引擎。足足是美国那款直升机的四倍多功率。更重要的是,这款发动机不先进。但是技术成熟。可靠性相当高。
一旦列装,作用可不仅仅是能够救伤员那么简单的。只要这款直升机能成功,李广这个穿越人士才敢自豪的说一句,海唐国终于有一款武器领先全世界了。
李广和袁教授谈的开心。不过李广这次找袁总理却是因为另一件事情。由于杜鲁门的帮助,美国和海唐最近有一项合作,说是合作。但是实际上是美国出教官,出经费,海唐国出人。
在李广生活的另一个时空,有一个机构臭名昭著--中美合作所。四月份。这个机构刚刚开始在重庆歌乐山筹建。同样的,海唐国和美国也签订了一份特种合作协议。
这个合作所实质上是一个谍报机构,主要有情报组、气象组、心理组、军事组和秘密行动组,人事组,作战组,电讯组,联络组,研究分析组,供应组,医务组,会计组,总务组,运输组等部门组成。
另一个时空中不少人之所以将中美合作所等同于白公馆及渣滓洞,主要是从《红岩》等文艺作品得来的印象。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会事儿。
海唐国和美国合作设立这么个谍报机构,李广是欢迎的,毕竟海唐国的情报水平存在严重的不足,组织方式也一点都不算严密。独自摸索一套谍报系统,以海唐国的人力资源,实在太困难了。有了美国人的经验,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。
第(2/3)页